东京奥运开幕一周,各大项目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藏拍先生这几天心里也七上八下,一会为肖若腾完美发挥只获银牌而愤愤不平;一会看到中国乒乓球提前锁定金牌又激动得不得了。
奥运比赛向来主张更快、更高、更强。在藏拍先生看来,中国的强项多是比拼更“巧”的项目,像跳水、体操、乒乓球、蹦床等项目,中国军团向来表现都是杠杠的。要说比拼技巧这事,咱们中国人可以说自古就非常强大,还有深厚的传统。是的,古人驾驭技巧的能力,放在今天也是奥运冠军的水准呢。
东京奥运图竞技图标
汉代,就奠定平衡与“投巧”的基因
众所周知,像体操这样的表演性运动,需要非常高的平衡技巧,在这一方面,中国人自古就深谙其中的奥妙。早在汉代时,为了满足贵族们的娱乐需要,各种以技巧取胜的表演就非常流行,它们集合了舞蹈、武术、杂技、马戏、幻术等多种形式,统称为百戏。为了博得贵族们的欢心,当时的艺人奇招百出,各种表演纷纷以高难度、惊险取胜。
比如倒立技巧,汉代人就已经玩得很溜。河南洛阳出土的彩绘倒立技巧陶俑奁,有三人作倒立姿态,其中两人相背倒立。第三人在两人相交的腿上倒立,甚至还有在樽或壶的口沿上表演……
还有一种倒立技艺类似今日的“迭椅倒立”,艺人在案上倒立,案数不等、最多的达十二案之多,足见其险巧。要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,不仅要求艺人有更强的臂力,而且还要控制好身体的平衡。
别以为能驾驭技巧的都是一些苦逼的艺人,当时贵族们的运动也有比拼技巧的项目,比如投壶。
投壶的游戏规则很简单,就是在一定的距离中,将手中的箭矢投入壶中,是一种斗智斗巧的游戏。在汉代以前,投壶的比拼侧重于投中,壶内还会放上小豆防止投入的矢再从壶中弹出。
到了汉代,人们觉得单纯比拼投中已经不够刺激了。他们干脆在壶里啥都不放,不仅要投进去还要让矢触壶底再弹出来,而更高水平的玩法是除了要让矢弹出壶外,而且还要用手接住,再循环往复,次数越多越好。想象一下这难度也是绝了。这也充分说明,汉代的投壶已向技巧型和高难度方向转变,让投壶更刺激、更好玩。
西汉铜投壶扬州博物馆藏
徐乐乐《投壶图》
宋代,“跳水”就玩得出神入化
宋代市场经济发达,是全民娱乐的时代。产生了勾栏这类迎合大众娱乐的场所,技巧性表演也花样百出。比如踏索,也叫走索、上索,类似于今天的走钢丝,所不同的是,踏索走的是粗绳。